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新乡学院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研究示范中心的引领下,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学院充分结合学院发展需求,与药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及人文学院联合,融合国家级课程思政样板课和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的建设经验,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融合,推进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双向内容供给;发挥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优势,将教学与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加强创新引飞学业导师制建设,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施“三全育人”,建设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学院创新引飞+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专业思政”为载体,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注重能力提升、注重合作交流、注重示范引领、注重资源共享、注重理论研究;从建设一批示范课程、立项一批教改项目、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建立一套评价体系等方面作出部署安排,压实压紧责任,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一)形成完善的课程思政教研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中心定期举办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会;与国家级、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负责人、团队的研讨会,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中心通过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和要求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等专题培训中。围绕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规范化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化梳理、课程思政评价工具开发、评价方案和评价方法设计和选择等主题,通过“教师沙龙”、“教学工作坊”、“教学研讨会”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题培训活动,确保“周周有活动”,为学院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创造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进一步强化教师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引领课程思政改革,将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结合,让“干巴巴的说教”向“热乎乎的教学”转变。
(二)构筑“创新引飞+”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每位教师均为创新引飞导师,要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志趣和特长,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成才规划、学习规划,促进学生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切实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以创新引飞学业导师建设为契机,强化导师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立“课程思政专项教改项目”,鼓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基层党支部联合申报,通过修订教学大纲、设计典型案例、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实践环节等举措,探索并实践 “滴灌式”、“浸润式”、“体验式”课程思政模式,为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有利条件,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探索学生中心课程思政评价方式,建立课程思政过程管理和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学生,人才培养效果是评价的首要标准。引导教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评价理念和评价理论,从细微处着眼,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合理设置可观测的指标点,进行评价方案设计,形成学生获得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评价方法。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修订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将课程思政效果列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修订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突出课程育人评价要素,把学生的获得感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推进思政教育进教案、进课堂、进试卷、进学生头脑。修订《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考核办法》,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教师考核、岗位聘用、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研究制定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逐步形成课程思政建设闭环体系。在完善和提高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为学校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中心的建设提供支持和助力,探索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