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学院生物技术组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师德师风建设、一流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专题学习研讨活动

作者: 时间:2022-08-25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我校“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精神,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学院生物技术组进行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师德师风建设”、“一流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专题学习研讨活动。生物技术教研室主任徐鑫老师主持了这三次活动,田涛书记,郭晖副院长院长以及生物技术组共17位教师参加,活动分为线上学习和线下集中讨论2个环节,三次活动分别于生物技术教研室,五楼会议室和三楼会议室进行。

2022年7月24日—7月27日,进行了“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首先徐鑫老师领学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三个文件,然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田涛书记认为讨论不要只限制在教研室,应该扩展到实验办公室、辅导员团队。郭晖副院长通过学习认为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通过对师德师风专题文件的学习,朱红霞老师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爱岗敬业,强化职责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干好、干实。尚雅彬老师认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作为思政辅导员,她更要做到关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徐鑫老师通过学习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她将对照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毛雪飞老师认为,首先教师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与时俱进。徐萍老师对教师的职责和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何金娇老师再次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理解,越来越感觉到这份职业的神圣与崇高,同时也认识到了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李鹏老师认为要在常态教学活动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为每一次的发言做准备,为每一节课做设计,为每一次阅读做整理,为每一次实践做反思。牛姣姣老师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清晰的体会和认识,作为一名合格高校教师,今后她将从以敬岗爱业、加强政治学习等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张建强老师进一步明确了师德师风对于一名教师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教师是学生的一个行动标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作风处处体现了为人师者的引领作用。朱艳平老师认为师德师风建设,关乎党对学校的领导、关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做新时代的好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着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通过这次学习研讨次活动,老师们深刻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教学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自身素质的第一标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明确了下一步提升的师德师风的具体措施。

7月31日-8月3日进行了“一流专业建设”专题的学习,首先徐鑫老师领学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分专业类建设规划)”和“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三个文件。

郭晖副院长认为作为一名专业课老师首先要在所教授的课程上下功夫。要充分了解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开展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将教授的课程打造成一门“方法可复制,内容有特色”的金课。何金娇老师通过本次专题内容的学习,对于实施的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她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任务,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建设是做好人才培养的保障。郭天琪老师认为教师要解疑释惑,但也要摆脱那些生硬的方法,代之以活泼的、细致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张建强老师认为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和底蕴,来实现高等教育水平,达成一流层次的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卢韵宇老师领会到了教育部关于建设一流本科课程传递的重要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她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一流本科课程为奋斗目标。朱艳平老师认为做为高校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努力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李鹏老师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特色一流,瞄准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发展。朱红霞老师深刻认为课程是教学体系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有不断探索课程建设,打造一流课程,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怎样培养人才这一问题。尚亚彬老师认为在“双一流”院校建设的带动下,院校建设质量日益提高,但是配套的辅导员团队整体实力发展还相对滞后,辅导员团队的综合能力也还亟待进一步增强。

田涛书记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这次学习的总体安排和效果,但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加深入的探讨。通过这次学习大家认为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应进行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扎根中国大地,找准优势特色,提升发展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更应该从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建设着手,不断完善课程管理和评价机制,做好线上线下资源的建设,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立足课程实际,形成教学新观念、新思维,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坚持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课程内容,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8月3日-8月10日进行了“产教融合”专题的学习,这次学习针对田涛书记提出的“讨论不够深入”的问题作出相应整改,这次活动更加注重讨论和交流环节。这次我们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三个文件。

郭晖副院长认为作为地方型,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们要注重课程实践教学创新。以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依托,基于行业企业产品、技术和生产流程,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特别是应该将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校企双方联合指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实施校企交替的“全链式”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何金娇老师对产教融合的相关要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她认为现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人才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也是高等教育应培养的人才目标。尚雅彬老师认为产教融合要从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推动教学改革,开展技能培训几方面入手。张建强老师通过产教融合专题学习了解到,在教学中要服务需求,优化结构,将企业需求、就业变化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脚踏实地。徐萍老师认为结合新乡学院地方应用型大学定位的背景,新工科背景下生物技术专业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要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课程群,对主要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改革、考试改革,充分考虑企业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新建企业特色课程,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知,也为其后续参加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为课程群建设提供借鉴。郭天琪老师认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时,宣传学院“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实施举措,为以后“产教融合”教学计划的实施奠定心理基础。朱艳平老师认为新冠疫情下,对于生物技术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能够满足病原检测,疫苗生产的具有生物技术背景的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朱红霞老师认为产教融合从教育教学方面来说,需要构建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与企业行业间形成相互对接,按照行业的切实需求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以保证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企业,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卢韵宇老师深刻领悟了产教融合的文件精神,从辅导员角度出发,在监督学生完成在学业知识的同时提醒学生提升动手能力,还应当关注与学生专业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缺口,了解就业的方向和动态变化,使学生的努力更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李鹏老师通过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意见,感受颇深,作为当代教师,他认为应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田涛书记认为加强产教融合,能积极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产教融合专题的学习老师们认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督促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也要针对企业需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明确企业行业需求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明确能力目标,围绕能力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比如,开发基于基础岗位能力培养、核心岗位能力培养及拓展岗位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这样才能突出应用型的核心地位,形成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与素质培养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产教融合模块,让学生去主动了解相关企业,模拟以学生代表企业来对本专业或本课堂提出知识能力要求,以督促学生主动学,构建由学校向企业过渡的知识桥梁。

撰稿人:徐鑫 审核人:孙国鹏